住建部楊保軍:城市更新不能繼續沿用過度房地產化開發建設方式
發布日期:2021-09-09 作者: 點擊:
9月8日,國新辦舉行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意見發布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回答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時說:“城市更新不能繼續延用過度房地產化的開發建設方式,要采用繡花織補等微改造方式穩妥推進城市更新?!?/span>
楊保軍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作出了決策部署,前不久,住建部剛剛印發了《關于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對城市更新工作劃定底線,要求保留城市記憶,穩妥推進改造提升。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抓手,意見對此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劃定底線要求。意見指出,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亂真,不破壞地形地貌、不砍老樹,不破壞傳統風貌,不隨意改變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隨意更改老地名。城市更新必須嚴守這一底線,盡可能留下歷史的記憶,留住人民的鄉愁。最近有的城市在城市更新中出現了一定規模的伐移老樹現象,引起了當地群眾的不滿,也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關注。我們這次強調要劃定和嚴守底線,就是要糾正我們在過去更新當中出現的這些不當行為。
二是要調整工作思路。意見要求要按照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的原則,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工程,穩妥推進城市更新。要改變以往“拆改留”的邏輯,由“拆改留”轉變為“留改拆”,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我們不能再走大拆大建的老路,要通過資源的普查,把具有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源先留下來、保下來,然后再進行更新改造。
三是要轉變方式方法。城市更新不能繼續延用過度房地產化的開發建設方式,要采用繡花織補等微改造方式進行。從這些年的經驗看,那些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城市,比如揚州、紹興等城市,往往能夠做到不急功近利,以小規模、漸進式的節奏,久久為功,才能做好城市的更新和保護工作。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人將予以刪除。